2025-03-14
2025年全国两会圆满落幕,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积极发声,贡献智慧,下面汇总医疗领域热点提案,供大家参考。
将药品说明书改大字号
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部部长 戴茵
戴茵 图源/潇湘晨报
“ 药品说明书字太小、内容过于专业,让老年人看不懂、看不清的问题已经存在了多年。
通过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来指导企业调整说明书的字号大小、语言表述以及排版格式等,以确保老年群体能够无障碍地阅读药品说明书。”
高龄老人免于筹钱缴医保、AI医疗立法
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 甘华田
甘华田 图源/红星新闻
“建议扩大医保覆盖范围,以满足老年医疗全周期需求,将老年综合评估(CGA)、延续性护理、长期照护、居家护理、康复训练等老年医学特色项目纳入医保报销目录,并提高报销比例。优化重构医保支付方式;探索多元化的医保筹资渠道;强化技术赋能和数据整合;探索创新老年医保缴费政策改革,例如80岁以下老人按现行标准缴费,对于低收入且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给予一定幅度的减免,90岁以上的老人全额减免等。
加快AI医疗立法进程,国家立法机关尽快制定和完善AI医疗相关法律法规,明确AI医疗的法律地位、使用边界、安全标准和伦理规范。”
加大儿童罕见病药物研发生产力度
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 李秋
李秋 图源/重庆人大
“ 国内儿童罕见病药物市场存在企业少、研发困难、药物种类和剂型缺乏等问题。
建议加强政策支持,延长儿童药品专利保护期,优化药品审评审批,提升研发创新能力,完善生产供应体系,并加强国际合作。”
将心理健康纳入必修课
香江集团董事长 翟美卿
翟美卿 图源/21世纪经济报道
“工作和调研中发现,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,抑郁、焦虑、校园欺凌等事件频发,严重威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。
建议学校每年开展一至两次常态化心理健康筛查,将心理健康纳入必修课。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统一标准,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,规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、师资配备、筛查评估标准等。可通过建设社区心理驿站、互联网心理咨询等方式提供支持补充,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多元协作机制。”
提高基层医护人员薪酬
民进天津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赵长龙
赵长龙 图源/北方网
“ 当前基层医护人员收入普遍偏低,建议适度合理提高基层医护人员薪酬水平。建议在保障基本医疗工作基础上,通过拓展收入来源改善待遇。
一方面,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特色专科门诊,既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,又能增加医护人员收益;另一方面,强化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机制,让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,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倾斜,加大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的过程中,也让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更多的受益。”
医院检查结果实行共享互认
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、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 王宁利
王宁利 图源/齐鲁晚报
“ 医院的治疗方案虽然有所不同,但是检查结果一般来说是客观的,完全可以标准化、统一化。通过检查结果标准化和统一化,不但方便群众就医,还可促进多元异构数据治理,为医用人工智能发展提供高质量数据。目前检查结果的数据管理多元且杂乱,如果把这些数据从无章变成有序,也会推动医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。”
改革挂号系统
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主任 杨其峰
杨其峰 图源/中国科学报
“ 人工智能技术为解决医疗领域的难题带来了新的契机。通过优化挂号系统,利用现代技术实现“精准预约、线上分流、资源高效配置”,是缓解“看病难”问题的可行路径。
建议以患者上传资料、主诊医生线上预诊为核心,结合智能分诊与号源动态管理,减少非必要的线下就诊,释放优质号源。”
每家三甲医院与1至3家县级医院结对帮扶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俊
王俊 图源/北京大学人民医院
“ 加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,特别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,选择当地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作为承接医院,进行学科强化和技术支持,以提升当地医疗水平,减少跨省就医。
三甲医院应与县级医院结对帮扶,为县域医共体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,同时,基本医疗保险应扩大专病特药在县域内的报销品种和比例,通过多措并举加强基层医疗服务,力求实现“做到大病不出省,一般病在市县解决,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”的目标。”
加强药物上市后监管,丰富医保药种类
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松蹊
陈松蹊 图源/中国气象报社
“ 加强药品上市后监管,推进药品再评价工作,尤其是进入医保集采的药品。同时,丰富医保药品种类的选择,在医院同时提供原研药和仿制药,设置不同的报销比例,视患者病情合理选择药品。”